Thursday, March 15, 2007

做善事和慈善事业

前几天在Chinaren上看到了一条消息,主要是曝光在纽约的一个少林寺寺庙主持滥用善男信女的捐助在美国购置多处房产,并娶妻生子的丑陋事件。看过以后,不禁回忆起几年前在国内看到一个访谈节目,一位香港富翁一心希望在祖国大陆做些善事,却屡屡受挫,感叹做善事真的很难。
自古中国人提起做善事,一般主要是捐给寺庙一些香火钱。包括西方人,每个星期日去教堂做礼拜,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捐钱。在国内最近几年开始的希望工程,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但是,感觉这个慈善事业离老百姓很远,感觉能够做这个慈善捐助的不是明星有钱人,就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有很多钱,也知道如何捐助。可是普通老百姓就是有这个觉悟,也不一定付诸行动。每次看到“大眼睛”这幅宣传画,总是有感触,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就没有实际行动,没有想到的是,去年到了加拿大不久,竟然茫茫然得做了平生第一次的慈善捐助,70加币,现在我都不记得捐给那个机构,一听说是慈善捐款,想也没有想,就把信用卡号给了人家,现在想起来,感觉挺可笑,后来慢慢才开始了解,在加拿大以各种各样名目建立的慈善机构,基本上都是由专业的管理公司作为一个实体运转的,专业管理人员运营这个实体,有些慈善机构是完全靠民众捐款,有些慈善机构是通过民众捐款和销售产品,有些慈善机构是由政府管理和运作,有些慈善机构是由私人或民间机构管理和运作。我对于加拿大的慈善事业感触最大的是:方便
人人都是慈善家。每次去超市采购,在超市门口会有一个狗的雕塑,主要是帮助流浪动物的慈善机构,在狗的头部有个像存钱罐一样的小口,无论你捐助多少钱,只要放进去就可以。圣诞节的时候,超市里会设置一个很大很大的区域,主要是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在圣诞节可以吃上一顿免费的晚餐,你可以在超市里购物,然后把想要捐助的食物放在这个区域里,这样你就帮助这个慈善机构,慈善就这样简单的融入到每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在加拿大慈善事业是作为一个实体在运作,宣传途径多种多样,比如电话捐助,我们第一次捐助,就是通过电话完成的,这个慈善机构给我们家里打电话,询问我们愿不愿意捐助,一般要求的数额都不是很大,我们同意后,通过信用卡转账,简单快捷,一切在几分钟内就结束了。
还有一种途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途径,就是邮件捐助,邮件捐助当然也包括email,我们在圣诞节的时候,通过email我们接触到了这间慈善机构:http://feed333.org/这间慈善机构主要是帮助世界各地没有食物的儿童,而这间机构的创始人要在圣诞节期间挑战在30天内完成333百万美金的慈善捐款,我们都很佩服她的勇气,于是只用了30秒钟,完成了网上信用卡转账,捐助了10加币,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高兴。
前几天,我们在普通邮件里了解了另一个慈善机构:http://www.mfpacanada.com/english/index.html我个人非常欣赏这间机构,这间机构主要是帮助残疾人,在这个机构里的残疾人都用嘴或脚进行艺术画创作,然后把他们的作品做成卡片、日历等,然后销售。他们的宗旨是:“Self Help – Not Charity.”在这个机构里的工作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我也惊喜地发现了中国的艺术家,通过用脚和嘴描绘了美丽的传统中国艺术!
其实最早接触西方的慈善观念是通过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朋友,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一直坚持在天津工作的原因,因为只有天津的孤儿院容许外籍人士做义工,他的事迹多次被登上报纸,孤儿院的孩子都亲切的称他为:“洋叔叔”。他每天上午都要到孤儿院义务工作,在这个孤儿院里有很多因为身体残疾被狠心的父母遗弃的孩子,他一直在积极地为这些孩子在美国寻找好的家庭,至今为止,通过他的介绍,已经有很多残疾儿童顺利地被美国家庭领养了。
我相信在中国也有很多慈善机构,只是希望能够离老百姓近一些,每个人也许捐助不了很多,但是人人出一份力,会有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不仅仅是被捐助者,捐助者也是一个心灵的提升。


No comments: